上海航运交易所是经国务院批准、由交通运输部和上海市人民政府共同组建,于1996年11月28日成立的我国唯一一家国家级航运交易所,是我国政府为了培育和发展中国航运市场,配合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所采取的重大举措。
航交所遵循“公开、公平、公正”原则,围绕“维护航运市场公平、规范航运交易行为、沟通航运动态信息”三大基本功能,现已成为国际班轮运价备案受理中心、国际航运信息中心、航运运价交易中心、船舶交易信息平台和鉴证中心、航运业资信评估中心和上海口岸航运服务中心,产生了广泛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美国联邦海事委员会称赞航交所是“世界海运大国市场监管的风向标”,国际权威航运媒体《劳氏日报》也称其为“中国航运信息的源头”。
由部市共同揭牌的“上海国际航运信息中心”已经形成了“三•三”特色的全时段系列信息产品,包括《中国航运发展报告(航运白皮书、年报)》、《航运交易公报(周刊)》、《航运动态信息(旬报)》等三本书;“中华航运网”、“中华航运物流人才网”和“中华船舶交易网”等三个网站;集装箱运价指数、散货运价指数、船价指数等三类指数。此外,作为政府交通主管部门的决策顾问,航交所积极组织科研项目及航运政策研究,先后承接部、市研究课题70余项,取得了一批具有应用价值的研究成果,部分成果已直接为国务院制定政策所运用。此外,还完成多项政府招标工作。
根据《国际海运条例》规定,受交通运输部指定,航交所作为运价备案受理机构,接受中国境内所有经营班轮运输的国内外班轮公司与无船承运人的运价备案,范围涵盖国际、海峡两岸和国内集装箱运输航线,规范了我国国际和国内集装箱运输市场价格行为,保障了运输各方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并促进了海运市场健康发展。
航交所控股的上海航运运价交易有限公司于2011年推出上海至欧洲、美西两条航线集装箱运价指数衍生品,为航运企业集装箱运输提供保值避险、价格发现的交易平台。同年底发布全新的中国沿海煤炭运价指数,并推出中国南北航线沿海煤炭航线的运价指数衍生品。近期又推出运力交易产品,丰富了航运交易衍生品序列,为航运企业控制船运风险提供了多重选择,服务了实体经济。
航交所致力于为会员和业界提供有关船舶交易方面的相关服务,包括发布船舶供需信息、办理船舶交易鉴证、代理船舶竞价、船舶价值评估、代收代付船款等全程交易业务。由交通运输部指定的“中国船舶交易信息平台”接受全国各船舶交易市场的成交信息报送,并进行重点船舶交易的公示。旗下的上海船舶保险公估有限责任公司,主要从事船舶的检验、估价及风险评估,保险船舶出险后的查勘、检验、估损理算和残值处理,风险管理咨询等,是目前国内专业、权威、合法的价格公估机构。
航交所于2002年启动航运及其辅助业资质信誉评估工作。十多年来,共有4000余家/次在上海口岸从事航运及其辅助业经营活动的企业参加资信评估, 并建立了资信档案,在上海地区基本实现全覆盖。此外,航交所还积极服务于交通运输部主管部门,推进全国船舶交易市场诚信评估体系工作。
在促进航运人才要素集聚和流动方面,航交所发布的《航运薪酬福利报告》为航运企业的用工成本和航运人才的薪资水准提供准确的定位参考,并通过航运人才网平台促进航运人力资源的优化流动。
航交所还不定期举办航运沙龙、政策宣贯讲座、业务培训等活动,提供航运保险代理业务,积极开展与国际航运业界的交流与沟通。
目前,航交所拥有港、航、货、代理、金融、经纪人等各类二百余家会员单位。
今后航交所将继续完善运价备案,建立全国运价备案监管中心;做强信息中心,发布更权威数据;拓展船舶交易平台,提供电子化交易;创新航运金融,试水国际性融租;拓宽资信评估,加强信用度管理。通过这五大方面提升航运服务能级,为振兴中国海运经济、增强上海国际航运中心软实力作出贡献。